求<伟大的成就 渺小的人格>这篇文章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30 19:36:31
这是一篇写杨振宁的文章.
这篇文章我找到了,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打不开,希望大家帮帮忙!谢谢!

就把这篇当作你要的文章吧,内容差不多。另一篇是在是找不到。
一九五七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「宇称不守恒」理论的贡献,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。但两人多年后交恶,于一九六二年形同陌路的决裂分手,不但国际科学界引以为憾,日后在返回中国大陆贡献科学成就的各种场合,杨、李不合也成为中国科学发展上的一件阴影。而两位当代中国大科学家的对撞起因,即在一篇经典性论文的排名先后问题,有关诺贝尔颁奖过程的不同待遇,也种下两人心结。
今年是杨振宁八十岁大寿,科学报导作家江才健继科学家《吴健雄传》,再度执笔中国科学大师传记,由天下文化出版发表《规范与对称之美-杨振宁传》。这本传记不仅叙述了杨振宁的童年和成长历程,也包括其亲情生活与科学成就。最引人注意的章节之一即杨、李失合的来龙去脉。书中杨振宁也提出一九八九年、他写给老师、已故中研院长吴大猷的信,那是两人交恶多年后,杨振宁对老师报告两人合作情形。

而江才健也在作者后记指出,他曾去信给李政道希望能采访他,李政道没有回信,而过去香港电视台制作杨振宁电视专辑时,李政道也拒绝了接受访问。

天才遇见天才惺惺相惜

一九四六年杨振宁、李政道初次见面时,杨振宁已经是芝加哥大学名声鹊起的一位天才研究生,一九四六到四九年杨、李关系非常密切,杨振宁在中国早已念完硕士,在芝加哥大学自然成为只念过二年大学李政道的兄长,李不管是选课,或者碰到不懂的问题,都会去请教杨振宁。

两人合作起于一九四九年,共同合写第一篇论文,合作作者还有一位学者布鲁斯。一九四九年杨振宁离开芝加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学院,杨振宁还向欧本海默推荐李政道,李接下两年聘书与杨振宁做邻居。

杨振宁刚写完一篇统计物理易新模型理论,李政道来了之后,两人在此基础上合写两篇统计物理学理论,第二篇论文结论,单位圆定理,在统计热力学成为一个经典性的发展。

论文排名先后种下心结

两人的不合关键,还在于这两篇论文两人的排名。为什么头一篇杨振宁的排名在前,李在后,而第二篇是李政道在前。

李政道自己在六十岁出版《李政道论文选集》一篇〈破坏了的宇称〉指出,第一篇论文当中有两个定理,「大部分是我证明的」。写完那